隨著中國首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乙烯裂解氣壓縮機在天津石化百萬噸大乙烯項目中投入運轉,被稱為中石化大乙烯上的“中國心”開始跳動。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其各項指標完全達到攻關目標及國際標準要求。國產化乙烯裂解氣壓縮機的試車成功,不僅填補了國家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的空白,標志著天津百萬噸乙烯國產化攻關項目取得標志性勝利,而且也使我國百萬噸級乙烯“三機”國產化研制首戰告捷。
天津石化總經理許紅星介紹說,中國石化天津百萬噸乙烯及配套項目主要生產裝置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工藝流程和生產技術。其中,從國外進口的設備所占比例很少,在近4千臺大型設備的需求中,1824臺煉油設備僅引進60臺,1775臺乙烯設備僅引進212臺,其余均為國內采購,國產化率分別達到91.5%和78%。國產的石化設備與用進口的相比,不僅能省下相當可觀的資金,還可大大縮短工期。如乙烯裝置用裂解氣壓縮機組國產化一項就節約采購金額5412萬元,縮短采購周期6個月以上。煉油裝置關鍵設備的加氫反應器,原來靠進口,交貨周期需24個月,國內企業生產最短的12個月就可以交貨。提高裝備國產化率的做法,使天津石化的設備更先進,備品配件采購和技術服務也更有保障。
裂解氣壓縮機是我國百萬噸乙烯工程技術裝備國產化三大依托工程之一,被稱為乙烯裝置的“心臟”。目前,國內乙烯裝置裂解氣壓縮機多為進口設備,而且價格昂貴。為節約成本,降低費用,天津石化在經過多次調研與論證后,與沈鼓集團共同研制開發乙烯裂解氣壓縮機組,共同攻克了裂解氣壓縮機高壓缸機殼水壓試驗等技術難題。從2007年4月中國石化天津乙烯項目百萬噸乙烯裂解氣壓縮機組第一份商務合同的簽訂,到通過實施系列重大國產化項目,天津石化成功邁出了項目建設國家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的步伐。
本文來自壓縮機網http://www.compressor.cn/News/hykx/2010/0823/55859.html